还记得“臭氧层空洞”吗?它已正在逐步“愈合”~
2023-03-14 423 分享
我们的保护伞,破了一个“洞” 臭氧凶手氟利昂 经过研究,科学家们发现,导致臭氧层空洞的最大凶手是当时广泛使用的氯氟烃(CFCs)类物质,俗称氟利昂。它们在当时广泛存在于冰箱、空调、香水、杀虫剂之中,一旦它们进入空气,升入平流层,就会成为分解臭氧的催化剂,经过近一百年才能基本完全被分解消化。 19世纪20年代,人类发明了氟利昂,这种物质化学性质稳定,对人体安全性高,一度被作为制冷剂和发泡剂广泛应用。过去的一些泡沫发胶,或者给冰箱、空调补充的“雪种”,使用的就是氟利昂。但在1974年,墨西哥化学家马里奥·莫利纳(Mario Molina)、美国化学家舍伍德·罗兰(Sherwood Rowland)等人的研究发现了氟利昂的致命缺点:释放到环境中的氟利昂会随着大气运动逐渐迁移到臭氧层,在这里受到强紫外线照射后分解,产生游离氯原子,催化臭氧的分解。 尽管氟利昂这类物质的排放是工业活动的结果,主要集中在北半球,但受损最严重的是极地上空的臭氧层。荷兰大气化学家保罗·克鲁岑(Paul Crutzen)发现,这是因为极地地区温度很低,导致水分冷凝形成极地平流层云,而这些云层中容易富集可催化臭氧分解的物质。 拯救地球,人类可以的